å°

一

我出生在那个叫安县的小城,那里有条美丽的河,叫做安昌江。河的一侧是山,另一侧是城;城的一面是河,另一面还是山。整个县城在山与河的怀抱中,安静而温柔。

那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家都在这里,相隔不过三两个巷道的距离。每个暑假,父亲都会带我从另一个县城到这里,直到整个夏天过完。那都是些遥远的盛夏的时光。早晨醒来能听见不远处的鸡鸣狗吠,会在知了和笋子虫的叫声中睡上一个长长的午觉,然后扳着凳子在外婆家开满金银花的篱笆下写作业,或者同邻家的孩子去街上玩。几条狭窄的柏油路常常被下午的太阳烤出油。因为城很小,似乎大家都互相认识,上街不断有人招呼你,于是大人们也并不害怕娃们跑丢。

太阳落山后,整个城里的人都会到河边去。那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从外婆家出发往上游走一段,有一大片宽阔的河坝。这里的河水清澈平缓,河滩上满是圆滑的石头。我们总是去翻水边的石头,看下面有没有小螃蟹。或者游到河对岸的山边,在临水的大石头的罅隙中寻找浑身透明的小虾——不过它们比螃蟹要难捉许多。

父亲说,地都是在慢慢动的,这些地上的石头,很多很多年后就变成山了。

“那要好多年?”

“几亿年。”

再往上游看,河消失在两座山之间。有时候我会想往沿着河一直往上走,会不会有泉水和小溪。当时的我迷恋着西游记中观音净瓶里那无所不能的泉水,于是理所当然的觉得所有泉水都特别珍贵。

“往山里头走可以到哪里喃?”有一次我问。

“北川啊。没得好远。”

“那里有啥?”

“还有好多好多山,比这的还高。”

二

九岁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绵竹度过的。在我父亲教书的学校里,有三国时死守绵竹关的诸葛亮儿孙的衣冠冢。那是很大的一个馒头形状的墓,前面的大石碑两侧,有两棵不知年龄的铁树,两人才能合围。某一年,铁树开过许多花。

我的家就在学校里。从阳台上看出去,是一大片田坝。每年三四月份,都会开满黄灿灿的油菜花,一棵很大的香椿树孤零零的立在田中央,一条小河弯弯的流过。邻居孩子的外公常常带我们去田埂边采野菜,主要是一种叫做狗地芽的植物嫩芽,回家来过一过水后凉拌,非常可口。再走远一些,在灌溉用的高架渠或是在水田里,可以捉到许多的蝌蚪。他们说,黑色的蝌蚪长大会变青蛙,灰色的蝌蚪长大会变蛤蟆。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弄清楚过自己捉到的是青蛙还是蛤蟆的幼虫,因为他们总是在长出腿之前就死掉了。

学校的操场上有个沙坑。夏天暴雨过后,沙坑积成一个水洼,蜻蜓飞来停在一旁及腰深的狗尾巴草上。我喜欢光着脚在沙坑里趟水,假装这是一片沙滩;或者穿上防雨的筒靴来这里趟水,想象我在水田里插秧苗的样子。

天气特别晴朗的傍晚,在操场上能隐隐看见远处的雪山。我不确定那是否真的是雪山,或者只是山形状的白云。但是我知道从绵竹坐车没多久就可以到汉旺,那里离山很近。

三

许多年后遇见幼年时在汉旺的玩伴,她说“那时候我妈他们都经常表扬你,因为你吃饭特别乖”,我才依稀想起小时候在汉旺住过的一段时间。

母亲工作过的区医院,墙外不远便是一座大山,因为开矿,大片的土裸露在外。旁边一座水坝栏起山里奔涌而出的河流,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小湖。我一直很向往能在那个湖里游泳,但是一次一个大人告诉我说,他在那里面游泳的时候,一片炸矿飞来的石头掉在他背后差点砸到他,吓安逸了。

汉旺并不是山的尽头。再往山里走,是几个比汉旺更小,但是有着好听名字的乡镇——金花,天池,清平。那时母亲在县里卫生局工作,常常会往下面乡里跑,碰上我暑假在家时便带上我。

在金花的山上第一次看见螳螂和一些不知名的大虫子。

天池卫生院的旁边就是山涧,泉水从许多巨大的岩石中流出来。

清平有一条河,清澈而平缓,被夏日的阳光照得波光粼粼。旁边是一大片玉米地,我们几个小孩子躲在那晾干玩水后湿透的衣服。

都是些风景与名字一般美丽的地方。

å››

九一年父母工作调动,我们离开了绵竹。之后父母的关系开始恶化。

在那个新的地方,我开始了听流行歌看武侠片谈论各路港台明星这样更像城里小孩的生活。渐渐我不再愿意暑假呆在安县,因为那太小,太无趣。而我与母亲的亲近,再加上青春期小孩的叛逆,使我与父亲的关系也逐渐淡漠。

九六年,父亲在将近五十岁时做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定,与母亲离婚,回到安县工作。

十多年过去了。

爷爷奶奶外公去世,外婆常住在舅舅家,直系亲属中,只剩下父亲还在那里。

在我懂事后那些漫长的年月里,我与父亲的关系如同我与那座小城一样疏远,甚至于见面时都难以找到谈话的角度与节奏,只剩下一些简单礼貌的问答。

五

父亲在一所非重点初中教地理,常常带着小孩们周围的山边转悠,辨认各种植物与化石,做一些课余的科研小活动。

父亲说,这里新建了一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父亲说,我们学校评上国家绿色学校了。

父亲说,我很好,有的学生无家可归,要照顾一下他们。

父亲说,我们学校要在帐篷里复课了。

我也许从未真正了解父亲,然而我终于明白唯有这片土地能给予他的乐趣与力量,是其他的生活无法比拟的。

从小我对这里的山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很少想过走到山里去探究些什么,只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它们是这世界的一部分。直到后来见过了别的风景,才觉到原来童年时代曾经拥有过如此丰盛的美景。

直到失去,才知道有些爱,已经成了一种本能。

24 Comments

  1. everpassenger

    雨后看到的山真的是山。小时候从我家那边也能看的见。远,又清晰的不真切。大人告诉我们说,那是汉旺那边的山。
     

  2. 哈娃

    写得真好,我反复看了三遍才开始留言。我想说,我能体会到你遥望童年时的那份宁静和美好,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你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我很羡慕你有这样的情感,祝你热爱的土地和挚爱的人都能祥和平安。

  3. Hui

    从来没看到过写的这么好的文章。。。blessing…

  4. Knight

    并没有失去啊,它不就在你手边随时可以找回来的地方吗?^_^

  5. 小雨

    是不是很多四川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离开之后才慢慢体会出那些山水的味道……难以割舍

  6. 小雨

    是不是很多四川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离开之后才慢慢体会出那些山水的味道……难以割舍

  7. 小雨

    是不是很多四川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离开之后才慢慢体会出那些山水的味道……难以割舍

  8. 承丽

    5.12之后,我一直不愿意回忆我的家乡,觉得美景不再,回忆只会徒增伤感。
    看见你父亲仍然留在故乡,充满热情与希望地生活,突然觉得虽然世界沧桑变换,拥有美好的回忆,充满希望的明天,积极乐观的活在当下,真好!
    也许将来你父亲还会对他的外孙说:“当年512大地震,好凶哦,差点没把老子震到国外去!”;)

  9. 泽亮

    看过安县一个作家的小说,都是写川北往事的,写的非常不错。
     
    小说叫《秦村往事》,作家名字就叫安昌河。

  10. Dong

    那个夏天,我们一起在安县的河里踩着这些圆圆的石头。如果我们再小个10岁,也可以像不远处的小孩一样在河里游泳。
    无锡这边有很多野菜,荠菜,马兰头,枸杞头。我一直想跟这里的人说在我四川的家乡有一种野菜更加美味,但是就是想不起它的名字,今天终于在你的文章中找到,它叫“狗地芽”,加上我们的川式儿化,“狗地芽儿”。
     
    老妹,我们下次一起回四川再去走走??

  11. aegir

    最美好的风景永远在记忆里 :) 祝福师姐的亲友平平安安

  12. ning

    亲人平安就是最大的安慰啊。
    都说酒是越陈越香,对亲人的感情大概也是如此吧。
    觉得人有很多种观念,其中有些发自灵魂深处的执著的观念,可以影响人一辈子。
    譬如,到底甚么是幸福?
    我想来,你父亲在安县的生活, 也许在别人眼里不一定被理解,
    但他内心深处一定很平和,舒畅的,因为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吧。
     

  13. Qian

    怡,写的真好。。保重,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希望你父母都平安

  14. danni

    读起来真的好舒服哦。文字很美,情感很真

  15. Zhuoqing

    五体投地啊五体投地,MM你的文笔真是越来越好了

sunbow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